Parameters of Camera
Step 1. 设置存储格式和白平衡
存储格式
- RAW格式: 未经任何处理和压缩的无损照片格式
 - JPEG格式: 经过相机优化处理、被压缩的有损照片格式
 
色温
- 纯黑体在该温度下所发射的光颜色与某个光源所发射的光颜色看起来相同
- 3000K⬇️ 带红的白色,热烈温暖
 - 3000K~5000K 白色,清爽
 - 5000K⬆️ 带蓝的白色,冰冷清凉
 
 
- 纯黑体在该温度下所发射的光颜色与某个光源所发射的光颜色看起来相同
 白平衡
- 数码相机对拍摄环境中由于光线色温不同而造成的偏色进行纠正
- 自动 3500K~8000K
 - 晴天 5200K
 - 阴天 6000K
 - 背阴 8000K
 - 白炽灯 3000K
 - 荧光灯 2700K~7200K
 - 闪光灯 5400K
 - 手动预设 混合光照环境
 - 选择色温 2500K~10000K
 
 - RAW模式不用担心白平衡设置错误
 - JPEG模式选择自动白平衡更保险
 
- 数码相机对拍摄环境中由于光线色温不同而造成的偏色进行纠正
 
Step 2. 选择曝光模式
光圈
- 光圈的F值 = 镜头的焦距 / 镜头光圈的直径
- 相邻两档光圈的曝光量是两倍的关系
- F2.8光圈的曝光量是F4曝光量的两倍
 
 
 - 相邻两档光圈的曝光量是两倍的关系
 - 相同条件下,
- 光圈越大,曝光量越大,照片越明亮
 - 光圈越小,曝光量越小,照片越暗淡
 
 - 在焦距、物距和背景距离不变的情况下,
-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背景虚化效果越强
 - 光圈越小,景深越大,背景虚化效果越弱
 
 - 在光圈、物距和背景距离不变的情况下,
- 焦距越长,景深越小,背景虚化效果越强
 - 焦距越短,景深越大,背景虚化效果越弱
 
 - 在光圈、焦距和背景距离不变的情况下,
- 物距越近,景深越小,背景虚化效果越强
 - 物距越远,景深越大,背景虚化效果越弱
 
 - 在光圈、焦距和物距不变的情况下,
- 背景距离拍摄主体越远,景深越小,背景虚化效果越强
 - 背景距离拍摄主体越近,景深越大,背景虚化效果越弱
 
 
- 光圈的F值 = 镜头的焦距 / 镜头光圈的直径
 快门速度
- 快门是控制光线进入相机时间长短的装置
 - 相同两档快门速度的曝光量之间是两倍的关系
- 1/4s快门速度的曝光量是1/8快门速度的曝光量的两倍
 
 - 在光圈和感光度相同时,
- 快门速度越慢,曝光量越大,照片越明亮
 - 快门速度越快,曝光量越小,照片越暗淡
 
 - 安全快门
- 手持拍摄时,保证拍摄到的照片不发虚所需要设置的最低快门速度
 - 安全快门速度 = 焦距的倒数
 - 尼康APS-C半画幅相机
 - 安全快门速度 = 1 / (焦距 * 1.5)
 
 
感光度
- 相邻两档感光度的曝光量之间是两倍的关系
- 感光度200的曝光量是感光度100的曝光量的两倍
 
 - 相同条件下,
- 感光度越高,曝光量越大,照片越明亮
 - 感光度越低,曝光量越小,照片越暗淡
 
 - ISO感光度不宜过高
- 低感光度的照片噪点很少,画质细腻
 - 高感光度的照片噪点较多,画质粗糙
 
 
- 相邻两档感光度的曝光量之间是两倍的关系
 曝光组合(明暗控制)
- 提亮照片
- 开大光圈
 - 降低快门速度
 - 提高感光度
 
 - 压暗照片
- 缩小光圈
 - 提高快门速度
 - 降低感光度
 
 - 相同的曝光效果
- 感光度不变
- 光圈增加一档,快门速度下降一档
 - 光圈降低一档,快门速度增加一档
 
 - 光圈不变
- 感光度增加一档,快门速度下降一档
 - 感光度降低一档,快门速度增加一档
 
 - 快门速度不变
- 感光度增加一档,光圈下降一档
 - 感光度降低一档,光圈增加一档
 
 
 - 感光度不变
 - 曝光模式
- 光圈优先A
- 风光摄影: 小光圈减少虚化
 - 人物摄影: 大光圈突出人物、虚化背景
 - 弱光环境: 大光圈提高快门速度
 
 - 快门优先S
- 高速快门: 凝固物体运动的瞬间
 - 慢速快门: 记录物体的运动轨迹
 
 - 手动模式M
- 光线稳定
 - 弱光环境
 - 闪光灯环境
 
 
 - 光圈优先A
 
- 提亮照片
 
Step 3. 设置曝光组合
- 室外晴天时的曝光组合设置
- 小光圈 + 低感光度
- 保证细腻画质和较大的景深效果
 
 - 大光圈 + 低感光度
- 保证细腻画质和景深虚化的小景深效果
 
 
 - 小光圈 + 低感光度
 - 室外阴天或傍晚时的曝光组合设置
- 大光圈 + 高感光度 
- 保证快门速度高于安全快门
 
 
 - 大光圈 + 高感光度 
 - 室内弱光环境的曝光组合设置
- 大光圈 + 高感光度
- 保证不拍虚的快门速度
 
 
 - 大光圈 + 高感光度
 - 室内窗户光的曝光组合模式
- 大 / 中 / 小光圈 + 低 / 高感光度
- 保证不拍虚的快门速度
 
 
 - 大 / 中 / 小光圈 + 低 / 高感光度
 - 应对多数场景的曝光组合设置
- 小光圈 + 低感光度
- 更大的景深效果和更细腻的画质
 
 
 - 小光圈 + 低感光度
 - 例外场景的曝光组合设置
- 弱光环境: 小光圈 + 高感光度
 - 星空题材: 大光圈 + 高感光度
 
 - 凝固物体运动瞬间的曝光组合设置
- 浪花: 1/500s
 - 动物: 1/2000s
 
 - 表现物体运动轨迹的曝光组合设置
- 絮状流水: 1/2s
 - 飞桥: 1/320s
 - 飞驰的汽车: 1/60 ~ 1/30s
 - 烟花: 小光圈 + 低感光度 + 5 ~ 20s
 
 
Step 4. 选择测光模式
- 区域平均测光
- 着重于焦点所对应的区域进行测光,同时对其他区域进行大体平均测光的智能测光模式
 
 - 中央重点测光
- 着重于中央区域进行测光的测光模式
 
 - 点测光
- 对取景范围中很小的一部分特定区域测光,而不管其他区域的测光模式
 
 - 测光步骤
- 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不同的测光模式
 - 选择测光点的位置
 - 曝光锁定
 
 
Step 5. 选择对焦模式
- 自动对焦
- 单次自动对焦模式(AF-S)
- 每半按一次快门就会锁定对焦
 - 拍摄静止物体(风景、人像、静物、花卉)
 
 - 连续自动对焦模式(AF-C)
- 半按快门期间,若被摄体移动,相机会再次对焦
 - 拍摄有连续运动轨迹的物体(赛车、运动员、走秀、飞鸟)
 
 - 与单点自动对焦组合
- 只选定单一的对焦点对被摄体对焦
 
 - 与区域自动对焦组合
- 选定单一的对焦区域对被摄体对焦
 
 - 自动切换对焦模式(AF-I)
- 根据被摄体是否移动来选择 AF-S / AF-C
 - 拍摄运动轨迹不规律的主题(足球、篮球、运动员)
 
 - 埋伏对焦
- 先半按快门对焦,待运动物体经过该位置,按下快门完成拍摄
 - 拍摄可预测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
 
 
 - 单次自动对焦模式(AF-S)
 - 手动对焦
- 在对比度不够的场合
 - 在弱光环境下
 - 微距(景深范围浅)
 - 隔着玻璃拍摄
- 焦点锁定在玻璃上的污迹或倒影上
 
 - 操作要领
- 在对焦时,在焦点附近来回拧动对焦环,缩小范围,然后确定焦点
 - 使用三脚架时,可以打开实时取景,放大焦点,在用对焦环进行微调
 
 
 - 常见拍摄题材的对焦点选择
- 人像照片的对焦点选择
- 人物面部: 前眼
 - 人物半身、全身的肖像以及环境人像: 头部 风光照片的对焦点选择
 - 无突出点: 对无穷远处对焦
 - 有突出点: 对突出点对焦
 - 最大限度的前后景深范围: 超焦距
- H = F^2 / (f * c) + F
 - H: 超焦距
 - F: 镜头焦距
 - f: 光圈值
 - c: 弥散圆直径
- 全画幅相机的弥散圆直径: 0.032
 - 半画幅相机的弥散圆直径: 0.019
 
 
 
 - 合照照片的对焦点选择
- 寻找关键人物作为焦点并进行追踪对焦,等待其余人达到和谐点时拍摄
 
 - 动物类照片的对焦点选择
- 眼睛
 
 - 花卉照片的对焦点选择
- 远距离: 花瓣
 - 近距离: 花蕊
 
 
 - 人像照片的对焦点选择
 
Step 6. 设置曝光补偿,纠正曝光效果
- 曝光: 照片成像的明暗效果
- 曝光不足: 欠曝
 - 曝光过度: 过曝
 - 准确的曝光: 整体亮度适中,明暗都有细节,色彩饱和、正常
 
 - 查看曝光效果的方法
- 调整液晶屏亮度
 - 设置高光预警
 - 查看直方图
- 左右两侧“不起墙”
- 左侧起墙: 阴影区域欠曝
 - 右侧起墙: 高光区域过曝
 - 左右侧都无墙: 对比度低,照片发灰
 
 
 - 左右两侧“不起墙”
 
 - 曝光补偿
- 人为地改变光圈大小和快门速度,使照片更明亮或更暗
- 光圈优先
- 减少曝光补偿: 提高快门速度
 - 增加曝光补偿: 降低快门速度
 
 - 快门优先
- 减少曝光补偿: 减小光圈大小
 - 增加曝光补偿: 增加光圈大小
 
 
 - 光圈优先
 - 提前设置曝光补偿
- 白加黑减
- 当画面中白色物体或亮部占比较多时,需要在自动曝光的基础上增加曝光
- 雪地、大雾、大面积白色墙壁、人物的脸部
 
 - 当画面中黑色物体或暗部占比较多时,需要在自动曝光的基础上减少曝光
- 日出日落、剪影效果
 
 
 - 当画面中白色物体或亮部占比较多时,需要在自动曝光的基础上增加曝光
 
 - 白加黑减
 
 - 人为地改变光圈大小和快门速度,使照片更明亮或更暗